綜采(放)工作面設備安裝回撤礦務工程技術標準
為進一步加強綜采工作面搬家轉面的專業(yè)化管理,實現(xiàn)綜采搬家轉面的制度化、程序化、規(guī)范化,達到“安全、高效、優(yōu)質、低耗”的工作目標,以促進高產(chǎn)高效礦區(qū)模式的創(chuàng)建,適應神新公司生產(chǎn)快速發(fā)展的需要,有效規(guī)范搬家轉面工作,科學合理地安排搬家轉面時間,有效控制搬家轉面費用,特制定本技術規(guī)范。
一、綜采(放)工作面技術交底資料 (一)安裝工程技術交底資料 1.安裝工作面概述:
(1)工作面位置、支護情況、水文地質情況、兩巷及開切巷情況。 (2)詳細的設備、物資清單(型號、數(shù)量、廠家)。
(3)運輸路線圖(與安裝工作面有關的區(qū)域)、避災路線圖(與安裝工作面有關的區(qū)域)、通風系統(tǒng)圖(與安裝工作面有關的區(qū)域)、供電系統(tǒng)圖(與安裝工作面有關的區(qū)域)、各斜坡道參數(shù)(包括絞車參數(shù)、巷道兩側懸掛的管線離軌道的最小距離)。
(4)沖擊地壓資料(沖擊地壓傾向性測定數(shù)據(jù)和結論)、防沖設計及預防措施。
(5)安裝工作面一通三防設計。
(6)隱蔽工程記錄(巷道及開切巷支護驗收記錄)。 (7)職業(yè)健康預評價報告。 2.膠帶輸送機:
(1)膠帶機中心線標示說明(機頭傳動部分及高支架段每10米一個標定點,其余段每30米一個標定點。)、傳動部安裝方向。(2)卸載架滾筒中心線距煤倉中心線(或與膠帶輸送機搭接)距離(現(xiàn)場標定)。
(3)跑偏托輥安裝方向及距離。 (4)機尾位置(現(xiàn)場標定)。
(5)膠帶輸送機安裝圖(如安裝要求與圖紙有不同,需書面說明,并由分管礦領導簽字)。
3.前后部刮板輸送機:
(1)機頭與轉載機搭接要求(現(xiàn)場標注)。 (2)調(diào)節(jié)槽安裝位置說明。
(3)溜槽安裝數(shù)量(過渡槽、抬高槽、中部槽等)說明。 (4)開天窗槽安裝位置及數(shù)量說明。 (5)刮板間距說明。
(6)前部刮板機中部槽安裝特殊電纜槽安裝位置說明。 4.液壓支架:
(1)端頭支架:前置支架、后置支架安裝位置(現(xiàn)場標定);頂梁與巷幫距離(現(xiàn)場標定);前置支架側護幫板安裝要求(是否全部安裝,如安裝一側的,需說明安裝方向);推移千斤安裝方向、進回液管路接頭朝向、支架連接裝置位置。
(2)拉溜千斤安裝位置及數(shù)量,拉溜大鏈長度。 (3)過渡支架安裝數(shù)量說明。
(4)超前支護支架安裝數(shù)量,側護幫板安裝要求(是否兩側安裝,如安裝一側的,需說明安裝方向)。
5.轉載機及破碎機:(1)落地段溜槽數(shù)量(與設計不同,需書面說明,并由分管礦領導簽字)。 (2)傳動部安裝方向。 (3)刮板間距說明。
(4)機頭、機尾安裝位置說明(現(xiàn)場標定)。 (5)電纜鉤安裝方向。
(6)轉載機中心線標示說明(現(xiàn)場標定)。 (7)破碎機皮帶輪安裝方向。 6.采煤機:
(1)電纜夾板安裝長度。 7.機電列車:
(1)機電列車數(shù)量、下放順序、編號及方向。 (2)串車距工作面最小距離(現(xiàn)場標定)。 (3)車輛之間連接方式。
(4)單軌吊懸掛方式、長度及位置。 (二)回撤工程技術交底資料
1.工作面位置、支護情況、水文地質情況、兩巷及回撤通道情況; 2.詳細的設備物資清單(包括設備完好情況)。
3.運輸路線圖(與回撤工作面有關的區(qū)域)、避災路線圖(與回撤工作面有關的區(qū)域)、通風系統(tǒng)圖(與回撤工作面有關的區(qū)域)、供電系統(tǒng)圖(與回撤工作面有關的區(qū)域)、各斜坡道參數(shù)(包括絞車參數(shù)、巷道兩側懸掛的管線離軌道的最小距離)。
4.沖擊地壓資料(沖擊地壓傾向性測定數(shù)據(jù)和結論)、防沖設計及預防措施。5.回撤工作面“一通三防”設計。
6.隱蔽工程記錄(拉架通道支護驗收記錄)。 7.職業(yè)健康預評價報告。
備注:必須在礦務工程驗收前7天提供以上技術交底資料電子版,紙質版(分管礦領導簽字)。
二、礦務工程技術標準 (一)起吊硐室
1. ZF6500/20/40型及以下液壓支架(見附圖一):
(1)起吊硐室長度不小于10米,凈高3.2米(從金屬棚橫梁下方至軌面),上寬*下寬=3.6米*4.2米),使用11#工字鋼架設,金屬棚間距為1米。
(2)金屬棚腿與底板呈84度~86度的夾角,且棚腿接實底并穿鞋,埋腿深度不小于0.3米。
(3)金屬棚腿之間用11#工字鋼聯(lián)鎖加固,每個接觸點必須用不小于¢20mm圓鋼自制U型卡子固定,U型卡子外露長度不得大于50mm,聯(lián)鎖梁距底板高度為1.3米。
(4)兩根起吊聯(lián)鎖梁沿巷道走向安設在金屬棚橫梁上方,且各距軌道中心線1.1米,每個接觸點必須采用不小于¢20mm圓鋼自制U型卡子固定,且必須備雙帽,U型卡子外露長度不得大于50mm。
(5)軌道中心線及起吊硐室中心線與起吊梁中心線重合。
(6)起吊硐室的幫、頂部用半圓木、背板井字型鋪設牢靠并用木楔背實,特別是馬口處必須背實。用鐵絲將棚腿后方的背板進行固定。
(7)在起吊硐室四個角的巷幫上,距馬口處下方0.3米、距金屬棚1米處各打2根錨桿(錨桿規(guī)格不小于¢20mm*2200mm),錨桿間距為0.2米。(用于穩(wěn)固起吊硐室)
(8)金屬棚梁之間必須打設撐木,加強起吊硐室的穩(wěn)固。 (9)起吊硐室安裝6盞照明,兩側各3盞。
(10)安裝工作面靠開切巷側的第一付金屬棚距開切巷正幫12米(以三架為一組的超前支架確定,如需增加一副超前支架,則需增加5米的距離);回撤工作面起吊硐室距工作面30米架設起吊硐室。(如遇到特殊情況,起吊硐室的安設位置,以實際情況而定)
2. ZFY10000/22/40型液壓支架(見附圖二):
(1)起吊硐室長度不小于12米,凈高3.5米(從金屬棚橫梁下方至軌面),上寬*下寬=3.6米*4.2米),使用11#工字鋼架設,金屬棚間距為0.7米。
(2)金屬棚腿與底板呈84度~86度的夾角,且棚腿接實底并穿鞋,埋腿深度不小于0.3米。
(3)金屬棚腿之間用11#工字鋼聯(lián)鎖加固,每個接觸點必須采用不小于¢20mm圓鋼自制U型卡子固定,U型卡子外露長度不得大于50mm,聯(lián)鎖梁距底板高度為1.3米。
(4)兩根起吊聯(lián)鎖梁沿巷道走向安設在金屬棚橫梁上方,且各距軌道中心線1.2米,每個接觸點必須采用不小于¢20mm圓鋼自制U型卡子固定,且必須備雙帽,U型卡子外露長度不得大于50mm。
(5)軌道中心線及起吊硐室中心線與起吊梁中心線重合。
(6)起吊硐室的幫、頂部用半圓木、背板井字型鋪設牢靠并用木楔背實,特別是馬口處必須背實。用鐵絲將棚腿后方的背板進行固定。
(7)在起吊硐室四個角的巷幫上,距馬口處下方0.3米、距金屬棚1米處各打2根錨桿(錨桿規(guī)格不小于¢20mm*2200mm),錨桿間距為0.2米。生產(chǎn)服務中心用于穩(wěn)固起吊硐室。
(8)金屬棚梁之間打設撐木,加強起吊硐室的穩(wěn)固。 (9)起吊硐室安裝6盞照明,兩側各3盞。
(10)安裝工作面靠開切巷側的第一付金屬棚距開切巷12米(以三架為一組的超前支架確定,如需增加一副超前支架,則需增加5米的距離);回撤工作面起吊硐室距工作面30米架設起吊硐室。(如遇到特殊情況,起吊硐室的安設位置,以實際情況而定) (二)絞車硐室
1.適用于ZF6500/20/40型及以下液壓支架
(1)短壁水平安裝工作面絞車硐室布置(見附圖三):
①1#絞車硐室:軌道巷端頭處沿走向方向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將起吊硐室內(nèi)的設備拉至開切巷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與起吊硐室中心線一致,并安裝一盞照明燈。
②2#絞車硐室:皮帶巷端頭處沿開切巷方向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就位設備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與開切巷中心線相距0.5米,并安裝一盞照明燈,并打2組絞車地錨。
③3#絞車硐室:利用原有巷道布置一臺絞車,距轉載機機頭前方20米處打2組6根地錨。
④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:長*寬*高=3.5米*4米*3米 (2)短壁水平回撤工作面絞車硐室布置(見附圖四):
①1#絞車硐室:軌道巷端頭處沿工作面方向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拉運設備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距工作面正幫2米。
②2#絞車硐室:利用原有巷道在起吊硐室外10米處布置一臺絞車,且保證絞車外側距軌道外側不小于0.75米(如絞車外側距軌道外側小于0.75米時,需按要求進行擴幫處理),并打2組絞車地錨
③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:長*寬*高=3.5米*3米*3米 (3)傾斜長壁安裝工作面絞車硐室布置(見附圖五):
①1#絞車硐室:在開切巷上端頭的上幫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牽引設備,防止下滑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與開切巷中心線一致,安裝兩盞照明燈,并打4組絞車地錨。
②2#絞車硐室:在軌道巷端頭處沿走向方向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將起吊硐室內(nèi)的設備拉至開切巷,安裝一盞照明燈,并打2組絞車地錨。
③3#絞車硐室(開切巷二次成巷時布置該絞車硐室):在開切巷中部副幫側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拉移設備,并打4組絞車地錨。
④4#絞車硐室:在開切巷下端頭的下幫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拉移設備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與開切巷中心線相距0.5米,安裝一盞照明燈,并打2組絞車地錨。
⑤5#絞車硐室:利用原有巷道布置一臺絞車,距轉載機機頭前方20米處打2組絞車地錨。
⑥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:1#、4#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為長*寬*高=4.5米*4米*3米;2#、3#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為長*寬*高=3.5米*3米*3米。
(4)傾斜長壁回撤工作面絞車硐室布置(見附圖六):
①1#絞車硐室:軌道巷端頭處沿工作面方向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拉運設備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與回撤通道中心線一致,安裝兩盞照明燈,并打4組絞車地錨。
②2#絞車硐室:利用原有巷道在起吊硐室外10米處布置一臺絞車,且保證絞車外側距軌道外側不小于0.75米(如絞車外側距軌道外側小于0.75米時,需按要求進行擴幫處理),并打2組絞車地錨。
③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:長*寬*高=4.5米*4米*3米。 2.適用于ZFY10000/22/40D型液壓支架
(1)短壁水平安裝工作面絞車硐室布置(見附圖七):
①1#絞車硐室:軌道巷端頭處沿走向方向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將起吊硐室內(nèi)的設備拉至開切巷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與起吊硐室中心線一致,安裝一盞照明燈,并打4組絞車地錨。
②2#絞車硐室:皮帶巷端頭處沿開切巷方向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就位設備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與開切巷中心線相距0.5米,安裝一盞照明燈,并打4組絞車地錨。
③3#絞車硐室:利用原有巷道布置一臺絞車,距轉載機機頭前方20米處打2組絞車地錨。
④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:長*寬*高=4.5米*4米*3米。 (2)短壁水平回撤工作面絞車布置(見附圖八)
①1#絞車硐室:軌道巷端頭處沿工作面方向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拉運設備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距工作面正幫2米,安裝一盞照明燈,并打4組絞車地錨。
②2#絞車硐室:利用原有巷道在起吊硐室外10米處布置一臺絞車,且保證絞車外側距軌道外側不小于0.9米(如絞車外側距軌道外側小于0.9米時,需按要求進行擴幫處理),并打2組絞車地錨 ③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:長*寬*高=4.5米*3米*3米 。
(3)傾斜長壁安裝工作面絞車布置(見附圖九)①1#絞車硐室:在開切巷上端頭的上幫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牽引設備,防止下滑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與開切巷中心線一致,安裝兩盞照明燈,并打4組絞車地錨。
②2#絞車硐室:在軌道巷端頭處沿走向方向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將起吊硐室內(nèi)的設備拉至開切巷,安裝一盞照明燈,并打2組絞車地錨。
③3#絞車硐室(開切巷二次成巷時布置該絞車硐室):在開切巷中部副幫側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拉移設備,并打4組絞車地錨。
④4#絞車硐室:在開切巷下端頭的下幫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拉移設備,且絞車硐室中心線與開切巷中心線相距0.5米,安裝一盞照明燈,并打4組絞車地錨。
⑤5#絞車硐室:利用原有巷道布置一臺絞車,距轉載機機頭前方20米處打兩組6根地錨。
⑥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:1#、4#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為長*寬*高=4.5米*4米*3米;2#、3#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為長*寬*高=3.5米*3米*3米
(4)傾斜長壁回撤工作面絞車布置(見附圖十)
①1#絞車硐室:軌道巷端頭處沿工作面方向布置一個絞車硐室,用于拉運設備,安裝兩盞照明燈,并打8組絞車地錨。
②2#絞車硐室:利用原有巷道在起吊硐室外10米處布置一臺絞車,且保證絞車外側距軌道外側不小于0.9米(如絞車外側距軌道外側小于0.9米時,需按要求進行擴幫處理),并打2組絞車地錨。
③絞車硐室規(guī)格尺寸:長*寬*高=4.5米*4米*3米。 3.絞車硐室支護及地錨要求:
(1)絞車硐室?guī)晚敳捎缅^桿+錨網(wǎng)+鋼帶聯(lián)合支護,全斷面支護。(2)絞車硐室地錨每組3根等強錨桿,每組間距為1.3米(按絞車中心線對稱布置),錨桿間距為0.2米,錨桿規(guī)格采用不小于¢20*2200mm,錨桿錨固長度不小于1米,外露長度為100-200mm。 (三)開切巷
1.適用于ZF6500/20/40型液壓支架 (1)采用一次成巷(見附圖十一):
①開切巷高3米、寬7.5米,煤壁側支護至底板。
②軌道巷巷幫與開切巷正幫交接處布置一個采煤機滾筒安裝硐室,硐室規(guī)格尺寸為長(開切巷正幫)*寬*高=2米*2米*3米。皮帶巷巷幫與開切巷正幫交接處倒角為1米*1米。
③開切巷支護方式符合設計相關要求。
④開切巷加強頂板支護:開切巷采用兩排單體加一字鉸接梁進行支護(符合設計相關要求),單體間距根據(jù)一字鉸接梁長度確定,排距為3.5米,第一排單體距正幫2.2米、第二排單體距副幫側1.8米,且單體之間采用硬連接裝置連接成一體,單體必須穿鐵鞋、拴防倒繩。(如遇頂板破碎,壓力大處需補強支護)
⑤順槽軌道沿開切巷鋪設至轉載機機頭處(傾斜長壁工作面開切巷內(nèi)不需鋪設軌道),軌道質量必須符合標準要求。
⑥開切巷每隔10米安設一盞照明燈,沿開切巷正幫側用電纜鉤懸掛,高度為1.8米。
⑦如開切巷淋水,必須采取措施遮擋頂板淋水,將水引致開切巷兩側,且排水設備、設施齊全、系統(tǒng)完好,電氣設備必須采取防淋水措施。
⑧從前后部刮板輸送機機頭開始向機尾,沿前后部刮板輸送機中心線每隔1.7米打2根起吊錨桿,錨桿間距100-300mm。錨桿規(guī)格采用不小于¢20*2200mm的等強錨桿(如遇到頂板破碎時,錨桿規(guī)格以實際情況而定),錨桿錨固長度不小于1米,外露長度為100-200mm。
⑨在前后部刮板輸送機機頭、機尾的電機減速器安裝位置上方各打一根長度不小于4米的錨索梁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
(2)采用二次成巷(見附圖十二)
①開切巷第一次成巷時,開切巷高3米、寬5米。
②軌道巷巷幫與開切巷正幫交接處布置一個采煤機滾筒安裝硐室,硐室規(guī)格尺寸為長(開切巷正幫)*寬*高=2米*2米*3米。皮帶巷巷幫與開切巷正幫交接處倒角為1米*1米。
③開切巷支護方式符合設計相關要求。
④開切巷加強頂板支護:開切巷采用單體加一字鉸接梁進行支護,單體間距(根據(jù)一字鉸接梁長度確定),距煤壁側2米,且單體之間采用硬連接裝置連接成一體,單體必須穿鐵鞋、拴防倒繩。(如遇頂板破碎,壓力大處需補強支護)
⑤二次成巷擴幫寬度為2米~2.5米,沿傾向一次擴巷10-15米(根據(jù)頂板情況確定),在其區(qū)域采用錨網(wǎng)+錨桿(索)+鋼帶聯(lián)合支護,采用一排單體加一字鉸接梁進行支護,單體間距根據(jù)一字鉸接梁長度確定。
⑥開切巷每隔10米安設一盞照明燈,沿開切巷正幫側用電纜鉤懸掛,高度為1.8米。
⑦在前后部刮板輸送機機頭、機尾的電機減速器安裝位置上方各打一根長度不小于4米的錨索梁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
2.適用于ZFY10000/22/40D型液壓支架(1)采用一次成巷(見附圖十三)
①開切巷高3.2米、寬9米(過渡支架處凈寬為9.5米),煤壁側支護至底板。
②軌道巷巷幫與開切巷正幫交接處布置一個采煤機滾筒安裝硐室,硐室規(guī)格尺寸為長(開切巷正幫)*寬*高=4米*2米*3.2米。皮帶巷巷幫與開切巷正幫交接處倒角為1米*1米。如使用雙滾筒采煤機時,開切巷正幫再布置一個采煤機滾筒安裝硐室,硐室間距根據(jù)采煤機上下滾筒間距而定,硐室規(guī)格尺寸為長(開切巷正幫)*寬*高=3米*2米*3.2米。
③開切巷支護方式符合設計相關要求。
④開切巷加強頂板支護:開切巷采用三排單體加一字鉸接梁進行支護,單體間距根據(jù)一字鉸接梁長度確定,第一排單體距開切巷正幫2.5米、第二排單體距開切巷正幫3.5米、第三排單體距開切巷副幫2米,且單體之間采用硬連接裝置連接成一體,單體必須穿鐵鞋、拴防倒繩。(如遇頂板破碎,壓力大處需補強支護)
⑤順槽軌道沿開切巷鋪設至轉載機機頭處(傾斜長壁工作面開切巷內(nèi)不需鋪設軌道),軌道質量必須符合標準要求。
⑥開切巷每隔10米安設一盞照明燈,沿開切巷正幫側用電纜鉤懸掛,高度為1.8米。
⑦如開切巷淋水,必須采取措施遮擋頂板淋水,將水引致開切巷兩側,且排水設備、設施齊全、系統(tǒng)完好,電氣設備必須采取防淋水措施。
⑧從前后部刮板輸送機機頭開始向機尾,沿前后部刮板輸送機中心線每隔1.7米打2根起吊錨桿,錨桿間距100-300mm。錨桿規(guī)格采用不小于¢20*2200mm的等強錨桿(如遇到頂板破碎時,錨桿規(guī)格以實際情況而定),錨桿錨固長度不小于1米,外露長度為100-200mm。
⑨在前后部刮板輸送機機頭、機尾的電機減速器安裝位置上方各打一根長度不小于4米的錨索梁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
(2)采用二次成巷(見附圖十四)
①開切巷第一次成巷時,開切巷高3.2米、寬5.5米。煤壁側支護至底板。
②軌道巷巷幫與開切巷正幫交接處倒角為2米*2米。皮帶巷巷幫與開切巷正幫交接處倒角為1米*1米。
③開切巷支護方式符合設計相關規(guī)定。
④開切巷加強頂板支護:開切巷采用兩排單體加一字鉸接梁進行支護,單體間距根據(jù)一字鉸接梁長度確定,第一排單體距開切巷正幫2.5米、第二排單體距開切巷副幫0.2米,且單體之間采用硬連接裝置連接成一體,單體必須穿鐵鞋、拴防倒繩。(如遇頂板破碎,壓力大處需補強支護)
⑤開切巷每隔10米安設一盞照明燈,沿開切巷正幫側用電纜鉤懸掛,高度為1.8米。
⑥如開切巷淋水,必須采取措施遮擋頂板淋水,將水引致開切巷兩側,且排水設備、設施齊全、系統(tǒng)完好,電氣設備必須采取防淋水措施。
⑦從前后部刮板輸送機機頭開始向機尾,沿前后部刮板輸送機中心線每隔1.7米打2根起吊錨桿,錨桿間距100-300mm。錨桿規(guī)格采用不小于¢20*2200mm的等強錨桿(如遇到頂板破碎時,錨桿規(guī)格以實際情況而定),錨桿錨固長度不小于1米,外露長度為100-200mm。
⑧在前部刮板機機頭、后部刮板機機尾的電機減速器安裝位置上方各打一根長度不小于4米的錨索梁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并且在
17
確定1#過渡支架位置后,在4#液壓支架掩護梁處打一根長度不小于4米的錨索梁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用于組裝后部刮板機機頭電機減速器。
⑨二次成巷后,開切巷高3.2米、寬9米(過渡支架處凈寬為9.5米)。沿開切巷正幫布置兩個采煤機滾筒安裝硐室,上滾筒硐室的上幫距軌道巷下幫2米,硐室間距根據(jù)采煤機上下滾筒間距而定,硐室規(guī)格尺寸為長(開切巷正幫)*寬*高=3米*2米*3.2米。 (四)回撤通道
1.適用于ZF6500/20/40型液壓支架(見附圖十五): ①回撤通道鋪網(wǎng)長度為12米。
②采用錨網(wǎng)+錨桿(索)+鋼帶聯(lián)合支護,并用單體+挑梁輔助支護。 ③鋪網(wǎng)前段4米采用不小于¢20mm*2200mm的等強錨桿加鋼帶支護,間排距為0.8米*0.8米,后段8米鋪網(wǎng)采用不小于¢20mm*2500mm的等強錨桿加鋼帶支護,間排距為0.6米*0.8米,每根錨桿錨固長度不小于1米,錨固力不得小于60KN,錨桿外露長度不得大于50mm;金屬網(wǎng)采用12#鐵絲(或冷拔絲)制作。采用12#鐵絲制作的金屬網(wǎng)需鋪設兩層,其規(guī)格根據(jù)生產(chǎn)礦井自身施工條件而定,錨網(wǎng)搭接長度不小于0.2米,且用12#鐵絲進行聯(lián)網(wǎng),鋼帶相互搭接布置。
④拉架通道凈寬3米(從頂梁前端至工作面正幫的距離)、凈高3米,正幫距底板0.6以上采用錨網(wǎng)+錨桿+鋼帶聯(lián)合支護。在距底板0.5米的高度的位置施工拉架錨桿隔架布置?;爻返谝桓币簤褐Ъ埽苠^桿為8根,其后的拉架錨桿為4根,采用不小于¢20mm*2500mm的等強錨桿,錨桿間距為0.1-0.3米,錨桿錨固長度不小于1米,錨桿外露長度為0.3米,且備齊托盤及等強螺母。
⑤拉架通道內(nèi)布置兩排錨索,錨索采用直徑不小于17.8mm的鋼絞線制作,長度不小于10米,錨索錨固長度不小于1.8米,錨索張拉強度不小于180KN,外露長度不大于0.35米。從回撤支架方向的巷幫開始1.5米施工錨索。第一排錨索距正幫側0.5米,錨索間排距為3米*2.4米。
⑥采用長度不小于3.5米的11#工字鋼作為拉架通道的挑梁,挑梁一端架設在支架頂梁上方,另一端在緊靠煤壁側用單體支撐。每副液壓支架上方必須架設挑梁,且挑梁的兩端必須用12#鐵絲捆綁在鋼帶上。
⑦軌道巷巷幫與工作面正幫交接處倒角為1.5米*1.5米。
⑧在軌道巷端頭處打設不少于6根錨索梁(一梁三錨),錨索梁采用長度不小于3米的11#工字鋼,錨索梁間距為1.5米,排距根據(jù)錨索梁長度均勻布置。
⑨若有高冒區(qū)和頂板破碎區(qū)段需加強支護。
2.適用于ZFY10000/22/40D液壓支架(見附圖十六): ①回撤通道鋪網(wǎng)長度為14米。
②采用錨網(wǎng)+錨桿(索)+鋼帶聯(lián)合支護,并用單體+挑梁輔助支護。 ③鋪網(wǎng)前段5.5米采用不小于¢20mm*2200mm的等強錨桿加鋼帶支護,間排距為0.8米*0.8米,后段8.5米鋪網(wǎng)采用不小于¢20mm*2500mm的等強錨桿加鋼帶支護,間排距為0.6米*0.8米,錨桿錨固長度不小于1米,錨固力不得小于60KN,錨桿外露長度不得大于50mm;金屬網(wǎng)采用12#鐵絲(或冷拔絲)制作,采用12#鐵絲制作的金屬網(wǎng)需鋪設兩層,其規(guī)格根據(jù)生產(chǎn)礦井自身施工條件而定,錨網(wǎng)搭接長度不小于0.2米,且用12#鐵絲進行聯(lián)網(wǎng),鋼帶相互搭接布置。④拉架通道凈寬3.7米(從頂梁前端至工作面正幫的距離)、凈高3.5米,煤壁距底板0.6以上采用錨網(wǎng)+錨桿+鋼帶聯(lián)合支護。在距底板0.5米的高度的位置施工拉架錨桿隔架布置?;爻返谝桓币簤褐Ъ埽苠^桿為8根,其后的拉架錨桿為4根,采用不小于¢20mm*2500mm的等強錨桿,錨桿間距為0.1-0.3米,錨桿錨固長度不小于1米,錨桿外露長度0.3米,且備齊托盤及等強螺母。
⑤拉架通道內(nèi)布置兩排錨索,錨索采用直徑不小于17.8mm的鋼絞線制作,長度不小于10米,錨索錨固長度不小于1.8米,錨索張拉強度不小于180KN,外露長度不大于0.35米。從回撤支架方向的巷幫開始1.5米施工錨索。第一排錨索距正幫0.5米,錨索間排距為3米*3米。
⑥短壁回撤工作面:采用長度不小于4米的11#工字鋼作為拉架通道的挑梁,挑梁一端架設在支架頂梁上方,另一端在緊靠工作面正幫側用單體支撐。每副液壓支架上方必須架設挑梁,且挑梁的兩端必須用12#鐵絲捆綁在鋼帶上。
⑦長壁回撤工作面:采用長度不小于4米的11#工字鋼作為拉架通道的挑梁,挑梁一端架設在支架頂梁上方,另一端在緊靠工作面正幫側用單體支撐。每副液壓支架上方必須架設兩根挑梁,挑梁間距按支架頂梁寬度均勻布置,且挑梁的兩端必須用12#鐵絲捆綁在鋼帶上。
⑧軌道巷巷幫與工作面正幫交接處倒角為2米*2米。
⑨在軌道巷端頭處打設不少于6根錨索梁(一梁三錨),錨索梁采用長度不小于3米的11#工字鋼,錨索梁間距為1.5米,排距根據(jù)錨索梁長度均勻布置。
⑩若有高冒區(qū)和頂板破碎區(qū)段需加強支護。五)錯車道 1.錯車道位置布置:
①短壁安裝工作面:在距起吊硐室16米開始向外鋪設錯車道。 ②長壁安裝工作面:(二次成巷)在距開切巷正幫45米開始向外鋪設一處閉合錯車道,(一次成巷) 在距開切巷正幫40米開始向外鋪設一處閉合錯車道。
③錯車道處巷道寬度不小于4.2米。 2.錯車道鋪設規(guī)范:
軌道鋪設質量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。長度不得小于15米,錯車道與主軌道相鄰側軌道間距:600mm軌距為不小于1.3米、900mm軌距為不小于1米,錯車道外側軌道距巷幫距離不小于0.5米,主軌道外側軌道距巷幫距離不小于0.9米。
(六)轉載機、破碎機、膠帶輸送機安回起吊點施工技術規(guī)范 1.轉載機、破碎機起吊點施工:
轉載機和破碎機起吊點采用錨索梁起吊,在運輸順槽頂板上沿巷道走向方向打起吊錨索梁,錨索長度不小于掘進巷道支護錨索長度,錨索梁采用11#工字鋼,錨索外露長度200-350mm,錨索必須做拉拔試驗,且錨索張拉力不得小于180KN,并有記錄。
(1)SZZ-800/160型轉載機和PLM1500破碎機起吊點(見附圖十七): ①轉載機機頭采用兩根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,錨索梁間距為1.5米(以轉載機中心線對稱布置),錨索梁底部至底板間距不小于2.6米。錨索梁采用11#工字鋼制作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
②轉載機橋身段采用單排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3米,錨索梁采用11#工字鋼制作(一梁兩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錨索梁全長不小于13米(從凹槽出口至機頭)。
③破碎機采用兩根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,錨索梁間距為1.3米(以轉載機中心線對稱布置),錨索梁采用11#工字鋼制作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
④破碎機至轉載機機尾長度以礦方技術交底為準。
(2)SZZ-764/200型轉載機和PCM132型破碎機起吊點(見附圖十八): ①轉載機機頭采用兩根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,錨索梁間距為1.5米(以轉載機中心線對稱布置),錨索梁底部至底板間距不小于2.6米。錨索梁采用11#工字鋼制作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
②轉載機橋身段采用單排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3米,錨索梁采用11#工字鋼制作(一梁兩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錨索梁全長不小于24米(從凹槽出口至機頭)。
③破碎機采用兩根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,錨索梁間距為2米(以轉載機中心線對稱布置),錨索梁采用11#工字鋼制作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
④破碎機至轉載機機尾長度以礦方技術交底為準。
(3)SZZ-1000/315型轉載機和PCM2000型破碎機起吊點(見附圖十九): ①轉載機機頭采用兩根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,錨索梁間距為1.6米(以轉載機中心線對稱布置),錨索梁底部至底板間距不小于2.6米。錨索梁采用11#工字鋼制作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
②轉載機橋身段采用單排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,錨索梁采用11#工字鋼制作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錨索梁全長不小于22米(從凹槽出口至機頭)。
③破碎機采用兩根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,錨索梁間距為2米(以轉載機中心線對稱布置),錨索梁采用11#工字鋼制作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。
④破碎機至轉載機機尾長度以礦方技術交底為準。 2.膠帶輸送機起吊點
膠帶輸送機機頭部分起吊點采用錨索梁起吊,在運輸順槽頂板上沿巷道走向方向打起吊錨索梁,錨索長度不小于8米,錨索梁使用11#工字鋼,錨索外露長度200-350mm,錨索必須做拉拔試驗,且錨索張拉力不得小于180KN,并有記錄。機尾部分采用等強錨桿起吊,錨桿長度不得小于2米,錨固力不得小于60KN,錨桿外露長度50-100mm。
(1)DSJ100/100/2*110型膠帶輸送機起吊點(見附圖二十):
①膠帶機機頭采用兩排錨索梁起吊,從卸載滾筒中心線開始布置,每排兩根錨索梁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,錨索梁排距為1.4米(以皮帶中心線對稱布置)。
②在膠帶機驅動部采用兩根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,錨索梁距皮帶中心線1.23米。
(2)DSJ120/200/2*200型膠帶輸送機起吊點(見附圖二十一) ①膠帶機機頭采用兩排錨索梁起吊,從卸載滾筒中心線開始布置,每排兩根錨索梁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,錨索梁排距為1.7米(以皮帶中心線對稱布置)。
②在膠帶機驅動部采用兩根錨索梁起吊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,錨索梁距皮帶中心線1.67米。③從機尾尾端開始向機頭方向布置兩排錨索梁,每排兩根錨索梁,每根錨索梁長度不小于4米(一梁三錨),錨索間距為1.8米,錨索梁排距為2米(以皮帶中心線對稱布置)。
3.如其它新增設備的起吊點,則根據(jù)設備說明書布置錨索梁起吊位置。 三、其它技術要求
1.工作面一通三防系統(tǒng)、安全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、束管檢測系統(tǒng)、礦壓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、頂板離層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、壓風自救系統(tǒng)、人員定位系統(tǒng)、通訊系統(tǒng)、供水系統(tǒng)、注氮系統(tǒng)等齊全完好。
2.距起吊硐室15-20米處安裝臨時配電點(一臺饋電和照明信號綜保),且電器設備各項保護齊全完好,安設符合標準要求。
3.距起吊硐室10-15米安設一個可接¢10液管的供水管路接頭。 4.如軌道巷采用無極繩絞車運輸,無極繩絞車尾輪固定可靠,在距起吊硐室1-2米處安設。
5.設備運輸巷道尺寸要求:ZF6500/20/40型液壓支架及配套設備,整架運輸寬度以軌道中心線為基線,兩側距離不小于1.2米,上方高度不小于2.4米(解體運輸高度不小于2米)。ZFY10000/22/40型液壓支架及配套設備,整架運輸寬度以軌道中心線為基線,兩側距離不小于1.3米,上方高度不小于2.7米(解體運輸高度不小于2.3米)。
6.兩巷、開切巷或回撤通道存在積水現(xiàn)象時,必須在合適地點設置蓄水池,并安裝水泵等相關排水設施。
7.明確回撤面設備沖洗地點。
8.綜采設備地面組裝試運轉場地及配電點符合要求。
9.根據(jù)運輸距離需要,配備電機車和充電機,且設備必須符合完好標準。
